暫無數據
暫無數據
華康“正好清明連谷雨,一杯香茗坐其間。”
發布時間:
2024-04-19 10:22
瀏覽量:
谷雨
谷雨,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,在傳統農耕文化中,谷雨節將“谷”和“雨”聯系起來,表示降水狀況和“雨生百谷”。谷雨節氣后,氣溫升高,雨量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進一步加大,極適合谷類作物生長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。
谷雨|習俗
喝谷雨茶
有諺語說:“清明見芽,谷雨見茶”。清明時茶樹只能長出幼嫩的小芽,此時采摘的茶葉叫“明前茶”,芽小產量低。谷雨氣候溫暖濕潤,小芽迅速長成鮮葉,是采茶制茶的大好時機。此時采制的茶稱“谷雨茶”,又名“二春茶”。一年所產茶葉以此時最為滋味鮮濃,實惠耐泡。
賞牡丹
谷雨前后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,因此,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、富貴花。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谷雨賞牡丹已綿延千年。凡有花之處,皆有士女游觀,也有在夜間垂幕懸燈,宴飲賞花的,號曰“花會”。
食香椿
北方有谷雨節氣食香椿的習俗。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,有“雨前香椿嫩如絲”之說。香椿的食用歷史已逾千年,漢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,從達官貴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。《隨園食單》中所載香椿拌豆腐,“到處有之,嗜者尤眾。”香椿不僅能夠提高免疫力,食用起來亦是醇厚美味。
祭海節對于漁民而言,谷雨節流行祭海習俗。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時,百魚行至淺海地帶,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。俗話說:“過了谷雨,百魚近岸。”為了能夠出海平安、滿載而歸,谷雨這天漁民舉行海祭,祈禱海神保佑。
走谷雨谷雨這天“走谷雨”,即是青年婦女走村串親,相互探望,或者到野外“踩青”,與自然相融合。
谷雨|養生
養關節
谷雨過后氣溫雖有升高,但谷雨時節多風,再加上早晚和雨天,仍會時涼時熱,較易受寒,并且谷雨時節空氣中的濕度也會增大。所以導致風、寒、濕三氣雜至,因此谷雨時節,是很多風濕關節疾病患者病情嚴重發作的時節,如不注意養護,容易導致濕氣入侵。
養護方法:
1、凡有關節疼痛或關節曾受創傷或扭傷,要注意小心護理患處,注意保暖,避免著涼,以防病癥加重或復發。
2、要避免久處濕地,如經常涉水觸水者,應加強防濕措施,如穿水鞋、戴膠手套等。
調肝養脾
谷雨一過,春季就要過去。此時,肝臟氣伏,心氣逐漸旺盛,是身體補益的好時機,應適時進食補血氣的食物,但不能像冬天一樣大補。應根據個人體質,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,還可多吃健脾胃、祛濕的食物,如藕、豆芽、黑豆、海帶、山藥、薏米等,為安然度夏打基礎。
谷雨陽氣升發,胃腸有積熱的人一旦飲食不節容易上火,甚至誘發春季腹瀉、胃炎、胃潰瘍等疾病。飲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、低蛋白、高維生素的蔬菜,如薺菜、菠菜、蒲公英等,有清熱祛火、通利二便的作用。
防“濕邪” 勿大汗
谷雨節氣后空氣濕度逐漸加大,因此需防“濕邪”侵襲傷身。注意開窗通風,加強保暖,不要著涼,多曬太陽,適當運動。
如果已有“濕邪”侵入,可在日常飲食中增加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,如茯苓、玉米、冬瓜等。
春夏之交正是谷雨節氣,養生以“懶散形骸,勿大汗”為原則,出汗過度容易影響夏季的氣血健康。此時運動建議選擇快走、慢跑、放風箏或八段錦等,不宜出汗過多,還要注意補充水分。